参考评论网- 财经智库,观点品评!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热点新闻

撂荒地变身“聚宝盆”:数字化赋能阳东农文旅融合新动能

责任编辑:赵奢    来源:参考评论网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7:47   阅读量:4500   会员投稿
撂荒地变身“聚宝盆”:数字化赋能阳东农文旅融合新动能

春阳拂过漠阳江畔,曾经长满杂草、闲置多年的撂荒地,如今翻滚着翠绿的稻浪,田埂间智能监测设备闪烁,禾虫在稻根下自在穿梭——这幅“沃土生金”的新图景,正是阳东区以生态水稻种植标准体系为抓手,破解传统农业痛点、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生动写照。从“荒田”到“宝地”的蜕变,不仅让耕地资源重焕生机,更勾勒出科技赋能、生态优先、农民增收、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新路径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。

传统水稻种植依赖大量化肥、农药,这一情况在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,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、污染环境,还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,病虫害频发。阳东区部分山区地块存在零散地貌,大型机械难以施展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水稻种植规模化、机械化发展;同时,一些撂荒地长期闲置,使得乡村失去了农业底色,也难以搭建起农文旅融合的基础载体。面对多重困境,阳东区主动破局,积极探索生态水稻种植标准体系,以农业转型为起点,为农文旅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。

撂荒地变身“聚宝盆”:数字化赋能阳东农文旅融合新动能

在品种选择上,阳东区组织农业专家团队,依据本地气候、土壤条件,精准筛选出一批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,并引进“增香优宁香丝苗”“深两优1978”等经过市场认可的顶尖优质水稻品种。这些品种的引进,既保证了稻米品质,也为后续打造农文旅特色IP奠定基础。针对撂荒地土壤贫瘠问题,当地农业部门指导农户采用绿肥还田、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。在种植有机生态丝苗米时,通过油菜花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——每年春季,连片的油菜花在曾经的撂荒地上绽放,金黄花海与漠阳江景相映成趣,零散的撂荒地连成“万亩稻田”,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农业景观带,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载体。

在田间管理过程中,阳东区将绿色防控理念与智慧科技深度融入各个环节,既守护了生态底色,也打造了农文旅融合的“科技看点”。通过太保AI数字人实时播报气象、病虫害预警等信息,农户在田间扫码即可获取专业指导,这种“科技种稻”场景成为乡村旅游的独特体验项目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感受智能农业的魅力。与此同时,合理规划灌溉用水,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田间纵横交错的灌溉管网与清澈水流,构成了“稻水共生”的生态景观,为乡村民宿、稻田咖啡馆等文旅业态提供了优美环境。

阳东区不仅让撂荒地变身“聚宝盆”,更蹚出了一条“科技强农、生态富农、产业兴农、文旅旺农”的可持续路径,为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阳东样板”。未来,阳东区将继续深化生态水稻种植标准体系建设,拓展“农业+文旅+研学+康养”多元业态,让乡村既有“稻花香”,又有“文旅火”,持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词:    

推荐阅读

撂荒地变身“聚宝盆”:数字化赋能阳东农文旅融合新动能